欢迎光临嘉兴大学文法学院网站! 今天是:
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
| 学院意见箱
站内搜索:
 学院首页  学院概况  师资队伍  党群工作  学工在线  教学工作  学科工作  校友工作  视频资源  会议讲座 
学院新闻
 学院新闻 
学院新闻
当前位置: 学院首页>>学院新闻>>学院新闻>>正文
法学(卓越)231班开展上海“红色文明之旅”活动
2025-05-15 10:52  

5月8日,文法学院法学(卓越)231班全体同学以“追寻红色初心,对话千年文明”为主题,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研学。

活动旨在通过瞻仰中国共产党诞生地——上海中共一大会址,感悟革命精神,强化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与历史使命感;并结合上海博物馆的“金字塔之巅:古埃及文明大展”,在跨时空的对话中深化对文明传承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,拓宽大学生的国际视野。

红色基因淬炼初心:中共一大纪念馆里的信仰回响

上午9:30,研学团队抵达中共一大纪念馆。在讲解员“沉浸式导览”的引领下,同学们驻足于复原的“树德里石库门”场景前,透过全息投影技术重温中共一大召开的惊心动魄;在《共产党宣言》首个中文全译本展柜前,指尖轻触展柜玻璃,仿佛触碰到革命先驱翻译真理的笔尖温度。同学们“初心邮局”互动区郑重写下“以法为盾护山河,永葆赤子守初心”的集体誓言。“展柜里这份1921年的《新青年》杂志,封面刊印的‘德先生’与‘赛先生’口号,正是我们法学人追求公平正义的精神源头。”同学在“真理的味道”专题展区感慨道。同学们结合《法理学》课程中“法律与道德的互动”章节,现场展开“法治精神溯源”的即兴研讨,将展品中的“红船精神”与“法治中国”建设目标进行学术勾连。

文明多样与互鉴:上海博物馆中的时空对话

午后12:30,研学队伍移步上海博物馆。当讲解员揭开“金字塔之巅——古埃及文明特展”的神秘面纱时,展厅内瞬间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特展由法老的国度”、“萨卡拉的秘密”、“图特卡蒙的时代三部分组成——木乃伊棺椁上的象形文字在交互屏上实时翻译,制作木乃伊的“黄金分割”防腐流程通过3D动画直观呈现,同学们或蹲身观察圣甲虫护身符的矿物颜料成分,或对照《罗马法》课程笔记探讨古埃及契约文书中的权利义务关系。

“这件莎草纸文书上的‘财产赠与协议’,其条款严谨性竟与现代《民法典》继承编高度契合!”同学在古埃及法律文献展柜前兴奋地与同伴讨论。在“尼罗河的馈赠”多媒体展区,同学们通过手势识别技术“拆解”金字塔建筑结构,亲身体验古埃及工匠如何运用几何学原理完成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,这种跨文明的智慧碰撞让《法律与科技》课程中的“算法正义”议题有了具象化注脚。

同学们接着参观了“丝路丹青——民族服饰纹样展”等展区,同学们通过AR技术“触摸”敦煌壁画中的联珠纹锦,惊叹于唐代织造技艺与波斯纹样的交融之美

 

知行合一启新程:法治初心与文明使命的双向奔赴

15:30,带着满载的感悟与思考,研学团队踏上返程大巴。返程途中,班级举办“移动思政课”,同学们以“法治文明如何回应人类共同价值”为题展开辩论。有人从中共一大纪念馆的革命文物中提炼出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法治初心,有人从古埃及《亡灵书》的审判场景联想到现代法治的程序正义,还有人结合民族服饰展中的“多元一体”格局探讨涉外法治的包容性原则。

“这次研学让我们真切感受到,卓越律师不仅是法律条文的阐释者,更应是文明基因的传承者、法治信仰的播种者。”“行走的课堂”将党史学习教育、法治文化传承与文明交流互鉴有机融合,未来将继续深化“大思政课”实践育人模式,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新时代法治人才。——这是这次“红色文明之旅”的最大收获。

这场跨越时空的研学之旅,恰似一粒法治文明的种子,在卓越律师班学子心中悄然生根,静待未来绽放守护公平正义的繁花硕果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关闭窗口

地址:浙江省嘉兴市广穹路899号   邮编:314001

嘉兴大学文法学院网站  版权所有  All Rights Reserved

院办电话:0573-83642318  教务办电话:0573-83640043

学工办电话:0573-83641653

文法学院微信公众号